位於安特衛普的「魯本斯之家」 The Rubens House / Rubenshuis 是由魯本斯1616-1640年所居住的房子改建,1937年安特衛普市政府買下這棟建築並修復後,成立了這座美術館,讓世人能更深入瞭解這位畫壇巨匠的作品與生活。
出生於德國的彼得·保羅·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(1577-1640),父親是比利時籍改信新教的律師,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移居至德國,在父親死後,魯本斯與母親回到了家鄉安特衛普並受洗成為天主教徒,並在21歲時成為公會認證的畫家。
「亞當與夏娃」是他早期於1598年或1600年間的作品。
路人甲選擇來安特衛普的主要原因,就是拜訪魯本斯之家!建築雖然已經經過修復,但還是看起來很斑駁,可見以前損壞得相當厲害。
魯本斯自1610年起,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擴建成的住家與畫室。
大門口對面的這棟透明新式建築,就是美術館的售票處(門票 € 8)&紀念品店。我們買了24小時的安特衛普城市卡 € 19,其實只要逛了這裡與普朗坦-莫雷圖斯活版印刷博物館(€ 8),就差不多快要回本了~
玻璃上的肖像海報就是魯本斯自畫像
現代感十足的寄物櫃,取回物品時會把費用退還給您~
魯本斯之家還會發給參觀者這個小冊子(摺起來尺寸10X15CM,上圖是攤開掃瞄,文字是內頁掃瞄),76頁的內容有55件作品解說,而且手冊中的說明和官網的內容也不盡相同。因此是否租借語音導覽都不影響參觀,還可以當紀念或參考資料留存!
此建築在魯本斯逝世之後就被轉賣數次,直到1937年被安特衛普市買下,還好有幾幅1680年代的版畫可以看見建築物內部的模樣,作為修復的依據。1939~1946年修復後就成立美術館開放給大眾參觀。
魯本斯不僅是當代最傑出的畫家,也是一位優秀的古典學家,能流利地說七種語言的他,更是一位靈活的外交家。
玻璃窗上的天使彩繪,有著魯本斯喜歡把人物畫得"肥美"的風格
魯本斯之家的許多牆面也有著和普朗坦-莫雷圖斯博物館的鑲金皮革(gilded leather),此間房是餐廳。鑲金皮革的作法簡言之,是在皮革先貼上銀箔再繪上黃色的漆,以產生黃金色的光澤。
魯本斯傳世的自畫像僅有四幅,他喜歡將自己以自信、傑出紳士的形象呈現在畫作裡,從不強調畫家的身份(可能是他博學多聞,所以並不認為他只是一個畫家吧?)。
他是一為相當多產的畫家,他與其工作室的弟子們創作出三千多件作品,其中有兩千多件被典藏。所以許多主要的收藏地都典藏了20幅以上的魯本斯畫作。
連前陣子中正紀念堂的「林明哲收藏趣事」展覽也展出了二幅魯本斯的作品。以上為其中一幅展出的「基督受難圖」(局部)。這幅畫顏色很鮮明應該是修復過了吧?
餐廳的另一面、與魯本斯自畫像相對應的就是他的第二任嫩妻海倫‧富爾曼Hélène Fourment的肖像。
1630年,53歲的魯本斯與16歲的海倫結婚,海倫是他老友的女兒,也是第一任妻子伊莎白娜的姪女。(嘿嘿~我知道大家在想什麼,不過事實上是:他與第一任妻子於1609結婚,直到1626年伊莎白娜病逝,妻子逝世後他就忙於斡旋西班牙與英國間的和平,直到成功後才回到安特衛普再婚。所以魯本斯是有情有義的啦~) 他們十年的婚姻生活,一共育有五名子女。
連我也想知道他的第一任妻子伊莎白娜的樣貌,所以找了書上的圖片「金銀花下的魯本斯與伊莎白娜」(1609),才子配佳人。
雕像雖然斑駁,卻也掩蓋不了藝術品的光芒
珍藏的雕像。其中右二是魯本斯從義大利帶回來的一世紀羅馬雕刻「哲學家塞內卡胸像」Bust of "Seneca"。
Seneca的人文主義思想在16、17世紀很受歡迎,也深深影響了魯本斯及其友人,所以他常將此雕像繪入其畫作中。
展覽室也有華麗的圓頂
魯本斯的美術收藏室。因為入場參觀的時間差不多,所以右邊的先生不斷的入鏡。
繪製精美的古董櫃,是以魯本斯構圖的神話故事為主題。
多產的魯本斯,會先用油彩畫出基本構圖、由助手完成打底,他再接手完成整幅作品。有的書上寫魯本斯畫坊出產的畫作品質要求高、水準均一,但都也有剛好相反的見解。不過藝術本來就會讓人有不同的見解,所以大家就各取喜歡的說法吧!
畫作取材自古羅馬詩人奧德維的《變形記》。
魯本斯之家官網有多一點解說,右邊門上繪的是英雄Meleager將野豬(豬頭 XD)交給 Atalanta作為戰利品。
在十七世紀,安特衛普是生產這種古董櫃的重要城市。
本來以為是比利時人不高,所以床也不用太大張,結果其實是17世紀的睡眠方式與現代大不相同,他們採背後墊一個大枕頭、以半坐的方式睡覺 (not lying down, but half-sitting and leaning against large pillows.),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比較能促進消化與循環,不知道有什麼立論根據呀??
(接下來這一張「小男孩的臨終畫」,兒童或許不宜,怕的人請跳過去)
「小男孩的臨終畫」。以前人可能來不及在生前為家人繪製肖像,所以用臨終畫來紀念家人。圖中的男孩就是半躺著睡、右手持月桂樹枝葉以避免邪靈的侵擾,左手拿著一朵被剪斷的花苞比喻早夭。想看大圖的請利用魯本斯之家官網連結
臨終畫讓我想到了妮可基曼的電影《The Others》(神鬼第六感),裡面也有一本臨終相本,不怕嚇的人不妨去看看這部電影(imdb評價高達7.6,,是很棒的片子)
右邊的是亞麻編織用的機械,當時亞麻編織是婦女們一項重要任務,也是財富的象徵。
Nicolaas Rockox肖像,由影響魯本斯最大的老師 Otto van Veen於1600年繪製。Nicolaas Rockox是安特衛普的富裕律師,曾任安特衛普市長,也是魯本斯的好友。
原來有錢人脖子上的襞襟,底下是藏著這種機關,拿來放暗器應該不錯用。
魯本斯的祖父母 Bartholomeus Rubens and Barbara Arents在大喜之日的肖像畫。
牆上的雕像,訴說了這棟宅邸經過的風霜
在這裡也有和之前介紹的印刷博物館、布魯日的畢卡所展覽館一樣,門關起來要自己打開進去看的展示間
很殘念的忘了拍畫作說明,所以不知道這幅雄偉的大教堂是在畫哪一座?(歡迎提供解答~)
在這幅魯本斯的「亨利四世與伊夫里戰役」 Henry IV at the Battle of Ivry 的未完成畫作中,可以見到他生動的筆觸。
魯本斯在22歲時前往義大利,並停留了八年的時間,期間不僅展現出卓越的繪畫天份、對於古羅馬文化的專門知識也讓古典學者們大為讚嘆!有語言天份的他也偏好用義大利文與人通信,就連簽名也常寫成義大利文的Petrus Paulus Rubens。熱愛義大利的他,便將他的宅邸以義大利式的山牆與的巴洛克風格的門廊來建造。
魯本斯之家的城市花園是1940年修復後重新建造的景致,不過裡面的噴泉、木門與涼亭都是儘量依他的畫作來仿古打造。
院內種植的植物也都參考魯本斯的植物(圖?)典中之記載而重新種植,顯見安特衛普市對於魯本斯這位城市之寶的重視,所以珍貴的古蹟不論是修復或再造,只要用心都能做得到。
華麗的裝飾與雕刻
另外一提,魯本斯與普朗坦-莫雷圖斯印刷場的Balthasar Moretus(1574-1641,克里斯多夫‧普朗坦的孫子)是至交,所以他也為印刷廠的書籍繪製銅版畫,書籍在歐洲各地的流通,也大大提升了魯本斯與印刷廠的聲望,也因此在普朗坦-莫雷圖斯宅邸中有一間 The Rubens Room。
魯本斯留在安特衛普最重要、也是他最傑出的祭壇畫,是保存在安特衛普大教堂中的「上十字架」、「卸下聖體」與「聖母升天」,再下一篇安特衛普的文章會為大家介紹喔~(可利用下面安特衛普大教堂那篇的連結)
相關文章:
《安特衛普 Antwerp - 安特衛普大教堂、史提城堡、※世界遺產鐘樓※、中央車站、梅耶博物館》
《 普朗坦-莫雷圖斯博物館 The Plantin-Moretus Museum》